最近大家的注意力應該都放在「優質明星」王力宏的離婚風波之上,每夜都在扮演心急人上,等待雙方回應與「蕾神反擊」。小編今天為大家從八卦新聞跳到醫學知識層面,了解一下在哪段時間作文最好?哪段時間的人類較醒目也較能活用大腦資源?每個人的腦袋裡都有一個生理時鐘,我們又應如何善用它呢?
越夜越冇機?褪黑激素分泌增加難集中
位於大腦深處的視交叉上核,是控制人類生理時鐘的主要地方。和一天的時間觀一樣,大約24小時為一週期。生理時鐘決定了我們何時清醒,何時感到睏倦要睡覺。一般來說,人體的腦分泌物質會替我們調節清醒和睡眠的規律,包括常聽到的褪黑激素、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等。在市面能買到的褪黑激素補充劑,也是一種人體原本自然分泌的激素之一。到晚上入夜時,褪黑激素的分泌會漸漸增多,令到大家感到有睡意,同時亦較難集中精神。
4pm-7pm 大腦巔峰黃金期做咩最好?
2017 年的第 108 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三名美國科學家Jefferey C Hall、Michael Rosbash 和 Michael W Young奪得。他們發表了對生物控制 24 小時節律的研究,能讓我們更了解如何善用腦部不同的活躍時段,小編綜合了以下的醒腦時段。
9am-10am 是人腦最清醒階段,適合做最有難度的任務,特別於此時學習,更能使工作事半功倍。如可於早上與公關團隊討論如何應對危機,面對傳媒追問,應能有更佳表現。
2pm-4pm 可選擇做創意性的工作,因午飯後是人思維十分活躍的時間。例如故事創作及構想藉口等,都可於這時段內進行。
4pm-7pm 做需細緻審視的工作就最適合不過。午後與傍晚之間,身體和大腦都熱身了,也處於巔峰狀態。這時做細緻而密集的工作,可達到更好的表現。審視即將要刊登的文章有沒有錯字,或總結一下當天的傳媒報導就最好不過。
困倦時打機或睇貓影片可提升工作表現
美國史丹森大學的心理學教授Chris Ferguson研究視頻遊戲的影響,他指出玩遊戲可能有助提升創造性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他認為暫時放下艱巨的任務,抽出幾分鐘去玩遊戲,,可激發新的觀點用以面對問題,也幫助你重新整理思緒。
不少人都愛看動物影片,特別是貓貓狗狗的可愛影片。奧地利國立大學研究人員David Cheng指出,只要節制地觀看貓貓影片,能令人不再感覺疲勞,以便繼續從事手頭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