訪問:急診科專科醫生梁玉鸞
911事件後,美國有傳媒和參議員收到炭疽菌(恐嚇信),有五人因而死亡,隨之令人聞之色變。
梁玉鸞醫生解釋炭疽菌是細菌的一種,全名是炭疽桿菌,存在於大自然,主要住在泥土。而會用作生化武器的是指吸入性炭疽,通常高殺傷力,已經處理過加了膨脹劑等,所以病發速度很快。
梁玉鸞醫生進一步解釋,指出只要及時用藥就可避免死亡,一吸入和一旦出現少許徵狀就要找醫生,並及早用抗生素。吸入性炭疽一開始只有感冒徵狀,如果不是會有人用生化武器型的炭疽襲撃的高危人物的話,急症科或家庭科醫生也未必會懷疑病人受吸入性炭疽感染。
梁醫生指,腸胃感染的炭疽在香港也不常見,但香港曾經有位兩歲的小朋友因感染炭疽而死亡,起初因食欲不振因而看醫生,後來出現屙嘔肚痛,兩三日後便死了,後來驗出來發現是腸胃感染的炭疽。追查過他吃過的食物,看看有沒有炭疽,也追查他的家人有沒有受感染,但最後也找不到源頭。
現在最常見的病毒是新冠病毒,為高傳播性的病毒,但在屍體分類上只屬黃色標籤,而炭疽(患者屍體)卻是紅色標籤。梁醫生解釋處理屍體時第一步是清潔屍體,當中會令屍體出現很多穿刺,對於處理屍體的人極具風險。梁醫生續指,炭疽本身是一種細菌,但是為了自己存活,而將自己變成孢子,孢子又耐熱耐寒耐消毒,最基本的程序殺不死孢子。如果穿刺肺部,當遇上吸入性炭疽,孢子便飄出來。所以當確定是炭疽菌感染,便是用兩個屍袋袋好,不能再打開。
梁醫生亦指出,只要皮膚有傷口,炭疽菌便有機會進入體內,病發時整個部位會發黑,少許痕癢,周圍的淋巴核會脹起,如果及時用抗生素也不用截肢。而避免從皮膚感染炭疽的話,所有的傷口也要認真處理,傷口要防水,不要接觸泥土或替動物剪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