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一粒酒米挖穿眼皮 瘋狂照鏡4年唔出街 身體畸形恐懼症是甚麼

愛美是天性,不過如果有朋友在意自己的樣貌而走火入魔,因一粒酒米挖穿眼皮,或瘋狂照鏡4年不外出,就有可能患上身體畸形恐懼症。

2022-04-26
By Ching Ng

訪問醫生: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

 

愛美是天性,不過如果有朋友在意自己的樣貌而走火入魔,因一粒酒米挖穿眼皮,或瘋狂照鏡4年不外出,就有可能患上身體畸形恐懼症。

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指這病確實存在,學名為Body Dysmorphic Disorder(BDD),並收錄在美國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內,主要病徵為:病人將身體外觀的瑕疵過份放大,無法控制不停想着,繼而出現跟進行為例如時常照鏡。他解釋:「病人會重複又重複、控制不了地不斷看自己的樣貌和身體,例如眉毛是否一邊高一邊低,其實這些小事其他人根本不在意。更甚是,部份患者可能會因而整容。如這些跟進行為更影響到社交、工作、家庭,便符合確診條件。」

張醫生指,誘發此病的原因有數個,包括遺傳原因、性格、社會因素等。「如家人曾患病,下一代便有較高遺傳機會;另外,每事都力求完美的完美主義者也較易患病,因為他們很介意自己外觀。第三是情緒問題,有焦慮症或抑鬱症背景的人也容易患上。最後是社會風氣,當社會價值觀傾向重視外表,社交平台上人人展示靚相,可能令人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,更容易引發這個病。」

研究顯示,患上身體畸形恐懼症的男女比例相約,但兩者介懷的部位不同,如女性較在意臉容、胸、身體部份,例如臀部;男性則在意自己是否健碩,並會跟其他男士比較例如胸肌大小、手臂粗幼等。

張醫生指通常以藥物來治療身體畸形恐懼症,但很多病人因病識感較弱,往往求醫得很遲。他亦曾治療過患上身體畸形恐懼症的病人,其中一位女病人因為眼皮長了粒酒米,不斷地捏、結痂,手痕又再捏,直至捏到眼皮位置穿了,要找整容科醫生縫合。「她是一位家庭主婦,不用上班,家務也不用做,每天早上起來就不停照鏡,看看酒米有沒有變大。後來愈捏愈深,差不多到眼球。整容科醫生說不會再替她做手術縫合,要求她先看精神科醫生。」

幸好女病人願意聽從張醫生指示服藥,一段時間後有好轉,更開始願意去買餸做家務。「她看了我約兩三個月,我問她是否仍介意或覺得眼皮上有酒米,她說仍然覺得,但知道有其他事情更重要,不再整天看着酒米。後來整容科醫生替她縫針,往後沒有再復發。」

      密切留意8杯水 Meditorial 動向!立即CLS

     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Website